引言:互联网+的时代,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工业互联网作为智能制造的一个核心,将会促进制造业快速转型升级。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给制造业带来的挑战是什么呢?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实践“互联网+”战略的重要路径。
互联网时代对于制造业的挑战是什么?传统制造企业怎样转型为一家互联网制造企业?昨天,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论坛在乌镇继续举行,议题是“智能制造与转型升级”。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结合海尔的经历,认为互联网(制造)企业首先是能够融入互联网的企业,而不是仅仅将一些互联网技术应用的企业。企业应该成为互联网的一个节点,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电脑,这个电脑如果连入互联网就无所不能,如果脱离互联网可能一事无成。
“怎么样从传统企业转型为互联网企业?三个字:零距离。互联网时代的企业一定与市场和用户零距离。”张瑞敏认为,传统的经济定律是边际效应递减,每一台产品的收益一定是越来越下降,由此企业才会不断扩大规模。但是现在边际成本可以趋向零。工业4.0就是要有互联工厂,互联工厂不等于机器换人,也不等于自动化。互联工厂最重要的是能不能连上用户,产品出厂之后还要和用户连在一起。我们做的工业互联网、企业互联网,现在和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这是很大的挑战,也是很好的机遇。
互联互通的互联网时代,对于制造业的挑战是什么呢?西门子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总结为四个字:多、快、好、省。“制造业需要大规模的定制来生产多样化的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产品,需要大大地加快它的产品研发到制造、上市的周期。需要比过去能够进一步地提高质量水平,质量管控的手段,然后还要降低各生产要素的成本。”
那么,要做到“多快好省”,解决之道是什么呢?答案之一就是智能制造。一个智能制造企业的工作模式,就是我们的企业会形成企业的大数据,这些数据在物联网、先进传感器技术、工业软件技术的支撑下互动起来。
中国消费者到日本去买马桶圈,日本的福岛核危机时,日本也曾通过外交渠道向三一重工求援,这说明什么呢?三一集团副总裁兼首席信息官贺东东认为,互联网的发展,使得信息越来越透明,物流越来越发达,在全球范围之内形成优秀产品的“马太效应”。产品本身的质量、可靠性、性价比、工业设计还是有非常大的空间和红利,作为制造企业不能忘了安身立命之本,这也是互联网企业不能帮我们制造业解决的一个问题。“联上互联网的人,到2020年会达到50亿,但是联入物联网的设备终端会达到250亿到500亿。下一个风口,一定来自智能制造。”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陈肇雄表示,工业互联网是实现智能制造的核心。工业互联网可以理解为“网络+数据+安全”,其中网络是基础,数据是核心,安全是保障。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曹淑敏表示,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工业转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个性化定制;二是网络化协同;三是智能化生产;四是服务化转型,把用户和研发、制造、管理全生命周期打通。GE的医疗设备就有这样的概念,不是卖设备,而是通过服务租设备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