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慕尼黑电子生产设备展上,研华(中国)设备自动化业务发展总监李国忠向《亚洲控制工程》描述了研华对工业4.0的理解,剖析了自动化发展的机遇下如何革新传统制造业发展模式,深入理解客户的深层需求,并为迎接工业4.0进行了相应的行业策略布局。
工业4.0在中国热度不减。事实上,工业4.0也好,工业互联网也罢,乃至中国制造2025,都体现了制造业行业工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高度融合趋势,而自动化在其中至为关键,因此也不难理解自动化业内的热炒。
不同的立场对这一趋势的理解各有不同,而自动化供应商制胜的关键却在于如何理解垂直行业的自动化现状与未来的应用趋势,以成熟的行业平台布局来满足未来行业客户的需求——研华希望把握这一先机。
作为一家以PC-Based为核心竞争力的厂商,研华在传统制造业领域的基础应该说并不是最强的,但据笔者观察,在未来的10年中,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平台的完善和行业的积累,很有可能脱颖而出,而PC-Based架构天然就与信息化融合方面具备极强的“亲和力”——关键还是扬长避短,深入行业。
理解行业需求
“通过本次慕尼黑电子展,我们发现电子设备商的设备自动化程度都在提升:应用轴数增加,机器视觉应用广泛,以前采用电缸或气缸的设备现改用步进或伺服”,李国忠认为,“传统行业,如纺织行业、食品饮料行业,不会直接到达4.0,需要按部就班的走完升级过程。而电子行业有可能直接跳到工业4.0。如富士康,自动化程度高,信息化串联程度也高。随着更多订单的到来,单笔订单数量的增大,电子生产和设备制造企业亟需优化制造体系,进行升级改造,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力位置。”
目前中国的电子设备制造商,从前端基础加工开始,到组装自动化,以及后端的品质提升和管理,再到出货物流,其升级需求在逐步提升,最终实现工业4.0的目标。可以认为这是一个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4.0化”过程——研华的行业纵深布局与之不谋而合。
把握市场先机
针对制造业,研华的相关业务有工厂自动化和设备自动化两个部分,如果说设备自动化是点,那么工厂自动化就是研华的线和面:能从基础的机加工到生产线的自动化直到后端的组装、测试、量测,乃至企业级管理,都提供优化的解决方案。从平台产品来看,当前,研华在持续完善机器视觉产品线,即将推出总线型新品和集成二次开发平台的独立控制器产品,并在未来进一步扩充伺服和驱动产品线,再加上生产优化和管理系统平台的布局,达到“汇点成线,聚线成面”的战略目的。
在理解垂直行业需求的基础上,研华针对不同行业提供标准化的解决方案组合,即Solution Ready Platform(SRP),“如华硕定制的MVP1000,以及为弯管、切割、绕线、涂胶等设备行业用户提供的专门SRP”。
“除电子行业,研华的下一个目标集中在传统行业,如纺织、冶金、板材、布料、皮革、汽车零部件等领域的业务。我们希望借助SRP的方式来推进,首先服务于中高端客户”,李国忠补充到。
工业4.0,是当前全球制造业革命浪潮的一个缩影。对研华而言,更多地带来了进军传统制造业,革新传统制造自动化的机遇,电子行业的纵深布局仅仅只是一个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