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us go forward together”。
在灵动科技ForwardX(以下简称:灵动科技)的办公走廊里,这个slogan海报格外醒目。目光向右方挪移,三台V-AMR机器人静置摆放在一角:ForwardX Max TM200、ForwardX Max TM 500以及ForwardX MaxTM 600。表面看,产品型号中的数字越来越大,实际上,随着技术的演进,它们的效率与重载也在不断提升。
拿捏均衡,这个“黑科技”更柔性、更精准、更安全
据了解,Max200和Max500两种载重的灵动V-AMR机器人已进入全面量产交付阶段,可实现单仓200台V-AMR的调度能力。值得关注的是,Max 600在今年8月斩获了全球首个V-AMR(视觉自主移动机器人)CE 认证。这意味着,这款机器人具备高柔性、高精度的同时,还兼具了高安全性。
对于大负载的AMR产品来说,这三个特点通常是相悖的。机器人如果具备了智能化的移动导航能力,那么在其自主移动的过程中,自身负重运输能力的提升极有可能增大运动惯性及安全风险,另外,环境、人为等不确定因素也可能会对机器人的安全性能造成一定威胁。
对此,灵动科技创始人兼CEO齐欧告诉智能网记者,Max 600在柔性、精度、安全三个方面做到了绝对的均衡。“这款机器人集机器视觉、机器算法、视觉传感等技术于一体,在保证柔性化、智能化的同时具备足够的精度输出;为了减小意外伤害的发生概率,这款产品从MD(机械设计)及EMC(电磁兼容)两方面进行规范化设计,极大程度上确保了整体系统性的安全运行。”目前,该产品已投入量产,并为物流、制造等行业客户创造了更多价值。
灵动科技ForwardX创始人兼CEO齐欧
找寻平衡,技术研发、市场趋势、客户需求动态统一
毕业于北航、前外企高管、并曾获全国机器人大赛冠军的齐欧在外表看来充满了“书生”气息——多年来对机器人领域的钻研与卓越的高管经验使他深谙技术与市场的“门道”。但如今,大多数企业都在追随市场创新趋势,而受客户需求的影响,市场中的被动定位远高于主动定位,面对这一局势,具备市场分析能力、需求满足能力、技术研发能力的齐欧以“打隧道”为例,向记者述说了三者动态统一的平衡点。
“隧道一端是客户需求,另一端是产品研发与供给能力,从两端开挖隧道,保证在中间能准确相遇。”对于灵动科技而言,找到这一平衡点的基本要素是要具备平台级的技术能力,并以客户需求为起点,以客户价值为目标,打通供给需求隧道。
平台级技术能力指集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云端调度、业务接入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技术能力,严格考验着机器人企业对技术层面的把握度与熟识度,而灵动科技的优势在于有着成熟的研发团队。该公司目前团队规模约200人,其中包括120多位算法和产品工程师、近10位博士和博士后,团队成员多来自于清华大学、中科院、微软研究院等。
在人才发展的推动下,他们已申请专利173项,包括国海外专利申请86项,并取得9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为出海业务提供了技术可能。同时,其团队已在全球顶级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并在机器人算法等多个领域获得20多项全球冠军,包括两项TRECVID冠军和IEEE VOT-RT的第一名。
需求供给方面,因为技术设计有足够的弹性,灵动科技在定义产品时以客户价值为出发点,再加上V-AMR本身能够通过智能导航系统规划最优路径、简单的软件调整来变更任务、丰富的传感器感知环境,在任何规模设施的生产场景中均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与灵活性,这让灵动科技的产品适用场景更加广泛,交付周期更短。
“不看广告看疗效。我们与日本最大的第三方物流商伊藤忠的华北物流战略基地合作,20台AMR机器人的部署交付只用了2周时间。比起做让自己开心的设计,我们更愿意做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齐欧如是说道。
针对不同行业客户的多种场景,灵动科技打造了不同的V-AMR拣选策略,实现UPH(units per hour)提升2-3倍的拣货效率。自2019年Q3产品上市以来,灵动科技与TCL电子、伊藤忠物流、DHL等诸多全球500强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和TCL电子签订了亚洲最大的500台V-AMR订单,累计为客户交付百余台V-AMR,预计客户将在未来2年内收回全部成本。如今,灵动科技还在开拓海外市场,在2019年底成立了美国销售中心和机器人实验室,为全球化商业落地打下稳定基石。
“让我们一起前行。”以客户需求为前进动力,灵动科技正在以稳健的速度赋能V-AMR成为主流社会生产力。
(转载自智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