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效应(交/直流)钳形表的内部设计
霍尔效应钳形表既可测量交流电流又可测量直流电流,可高达千赫(1000 Hz)范围。
与电流互感器型一样,霍尔效应钳形表也使用刚性铁钳口聚集包围在被测导体周围的磁场。
与电流互感器型钳形表不同的是,钳口没有缠绕铜丝。相反,钳口环绕住导体后,导体产生的磁场集中在铁芯中的一个或多个间隙上。
注意霍尔效应钳形表钳口尖端的相交点。
左图:仅支持交流电流的互感器钳形表的钳口紧密闭合。右图:霍尔效应传感器钳形表的钳口之间安装有一个传感器。
霍尔效应钳形表的钳口相交点有一个间隙,产生一个磁场(又称为磁通)必须跳过的气穴。该间隙限制了磁通,所以磁芯达不到饱和。
相比之下,仅支持交流电流的互感器钳形表的钳口在闭合时是齐平的。打开时,钳口的尖端显露出裸金属芯端面
在间隙中,由一层薄塑料模压覆盖,是成为霍尔效应传感器的半导体 — 输出电压随磁场(本例中为被测导体或线路的磁场)变化的变送器。其目的是直接测量磁通量。然后将该传感器的输出电压进行放大和比例缩放,用于表示通过钳口中导体的电流。
当电流通过被测导体时,霍尔效应钳形表形成的铁芯允许磁场轻易通过 — 实际上比空气更容易。
当磁场(磁通)到达钳口前端中的小气穴时,磁场必须跳过该间隙。由于间隙非常小,磁场仍然保持集中在气隙两端,而霍尔效应传感器(安装在间隙中)产生与间隙中磁通量成比例的电压,钳形表将电压转换为电流读数。
在霍尔效应装置中,直流磁场也集中在磁芯上,像附着在铁芯上的永久磁场。由于大地的直流磁场以及测量点附近其他磁场的可能性,这些钳形表要求在测量之前对读数进行“调零”,以消除偏移。
公认霍尔效应是由美国物理学家埃德温·霍尔(Edwin Hall,1855-1938)于1879年发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