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TE是传感器和连接器领域的领导者。作为一家跨国公司,TE在全球拥有超过72,000名员工,年销售额达到122亿美金。在汽车电子、航空、医疗等多个领域向客户提供各种解决方案。TE每年有超过20%的销售来自IIoT(工业物联网)相关新产品的销售,在研发方面每年有5%的投入,从技术研发到产品销售均为行业龙头。在工业4.0概念提出后,IIoT的崛起进一步诠释了工业4.0对智能制造行业带来的影响力,在国内受到了业内广泛的关注,TE也早已布局IIoT在中国的发展。
2016年12月16日,Lars Brickkamp先生造访中国。作为新上任的TE工业部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此次是他就任以来对中国的首次访问。TE工业部中国区及东南亚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何友直先生亦是行业内著名职业经理人之一,在2016年的年末智能网记者有幸在上海TE总部采访到了两位部门领导,分享来自TE内部IIoT布局者的声音。
TE工业部全球高级副总裁兼总经理Lars Brickkamp先生(左四)、TE工业部中国区及东南亚区副总裁兼总经理何友直先生(右二)
TE中国市场战略提升
TE于 1988 年改革开放初期就进入中国,凭借本土化管理和运营策略,在发展自身的同时,TE 中国也在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变革:移动通讯设备的普及、数据通信的发展、汽车市场的繁荣、高速公共交通系统的延伸,以及绿色清洁能源的推广等。这其中都有 TE 的身影。在过去十年中,TE也见证了中国从输入国变成输出国的制造业发展和转型。发展至今,TE 中国总部位于上海,目前拥有约 22,000 名员工、21 个生产基地和 15 个办公室,足迹遍布多个重要城市。
TE在研发层面同样注重中国本地力量的建设,中国工程师团队有2000多名员工,占TE全球研发团队的30%,占TE中国总人数的20%多,服务辐射整个亚洲市场。
TE一直非常重视在中国的发展,持续加大投资。2014年完成在华第一家私企(西霸士,现已并入TE工业部)收购,在扩大产能的同时,帮助本土企业按照全球化生产管理运为标准进行提升,以全球视野谋求新的发展;随着苏州工厂明年3月正式投产,TE工业部的在华工厂增至2家;与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联合,共同发布中国工程师创新指数,助力中国智能制造,等等。将来,TE 将持续投资中国,让更多的 TE 产品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
整个亚洲市场,尤其中国市场相对于欧美跨国企业而言,有着与其他海外市场同样重要的地位。从全球视野来讲,中国的声音和整个亚洲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TE希望中国能够在未来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IIoT中国工业升级的巨大机会
目前工业市场在全球的年均增长率保持在4%-5%,未来仍有超过100亿美元的市场潜力。中国是TE最重要的业务增长引擎之一,TE在中国有超过20家工厂,对TE销售总额的贡献率超过了20%。不同于其他跨国公司,TE并不依赖单一地区的销售份额,各大区域的销售额进行平均分配。
自从工业4.0提出以后,历经4年的演变,IIoT现在成为了各大跨国型大企业的竞争的焦点,可以看作是工业4.0的进一步、具体化体现。这些革命性的改变给中国工业升级带来巨大的机会,同时也印证了TE对产品开发的随势而动——产品设计会变得更智能,连接方法也会不一样,互联网的接入对数据分析的要求会增加。客户的需求也在变得更加定制化,虽然TE连接产品的品质非常出众,但在其他方面依然需要加强与细分行业经销商、代理商的合作,甚至与一些著名的大学进行合作。
其实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合作与联盟已成为全球化的趋势,毕竟如此规模浩大的IIoT建设不是通过一家公司或者一个行业的努力就能够实现的,物联网其实是把万物互联,从生活到生产再到企业经营,TE在实现互联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TE实力雄厚的研发能力结合全球庞大的研发队伍,以及现代的研发中心,为各行业内建立了非常好的合作关系并提供了先进的解决方案。作为全球领先的连接器制造商,TE能够提供最可靠的连接产品,未来有希望发展成为智能机器,智能设备的生产线的提供者,客户在TE的帮助下能够实现更加绿色、环保,并能够更加高效的生产。
在“中国制造2025”以及中国工业升级转型的过程中,中国本土企业已越来越强,有的时候甚至要走出亚洲引领全球。所以在这样的巨大机会的推动下,TE能够发挥协同的效应,用IIoT的整体解决方案真正帮助客户。同时TE采取并购的策略来发展产品的组合,让TE在专业领域实力更加强大,能有更好的能力服务客户。
TE上海总部停放着Fomular E(世界电动方程式锦标赛)赛车模型,TE是该赛事的赞助商之一
吸收中国本地企业提升综合竞争力
跨国企业也许永远都面临全球与本地资源整合与对接的问题,将全球化和本土化结合在一起,尤其在目前中国工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本土品牌的优势已不容忽视。中国的本土企业,无论在技术上面或是在生产上面都已经积累了相当的优势。举例来说,收购厦门西霸士公司让TE学习到了中国企业的操作的灵活性还有对于市场变化的敏锐性,这样有助于在对市场反应速度方面获得提升。
可见,TE现在已经不单单关注其他全球化的竞争对手,同时也需要关注来自中国本土的竞争。为了能在中国实现长足的发展,TE已逐渐布局,充分迎接来自本土企业的挑战。
TE结合“中国制造2025”趋势,在今年做出了多项转型合作,把产品开发、市场销售、战略布局逐渐转向新兴行业,包括新能源、铁路交通、机器人等领域,这不仅紧随国家的宏观政策,更是希望通过战略性的转变,让TE在国内获得更快的进步。
根据TE工业部两位高层表示,如何更好地融入国内市场与更多中国企业合作发展,是未来的布局切入点。目前,中国本土公司的快速崛起已经让很多跨国公司感觉到了来自市场的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诸多类似TE的跨国企业也在积极开拓本土化发展,积极实现与本土企业的沟通,实现更多本地合作。通过全方位的资源整合,TE将确保在中国市场的长期领先优势。
(IIANews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