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海尔的互联工厂,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之下,已经逐渐变成了一座互联透明工厂。2016年,是海尔提出“供给侧改革”整整5周年的时间。五年的时间,海尔在这个概念的指导下,促使互联工厂更快的发展。
从规模制造到规模定制,海尔主导下的互联工厂,正从个体的偶然成为行业的必然。
与近期习李主政提出的“供给侧改革”遥相呼应,海尔在互联工厂规模效应显现时,2016年再次迈出“供给侧改革”第一步。
其象征意义在于,海尔“供给侧改革”已超越自身,为正处于转型时期的家电企业廓清了方向。从传统家电制造业转型互联网企业,在互联网+之下,海尔变成了一座没有围墙的互联透明工厂。
海尔“供给侧改革”前世今生市场热议的“供给侧”是个新的问题吗?
至少对家电业而言,这并非是新问题。在市场化程度最高、竞争最为激烈的中国家电业,高库存现象持续存在,因此供大于求是中国家电业的真实现状。
“有效供给才能创造出市场”。这是海尔曾经提出的。这也意味着,走在“供给侧”改革前沿的海尔,一直以来身体力行,用海尔自身的节奏和张力,履行着一场“供给侧”的青春宣言。
海尔的青春不是以年龄界定,而是每一次重大的转型,都刺激着细胞内部的裂变充满着青春活力。而海尔对明天是这样描绘的:海尔人单合一双赢模式、海尔组织的全部颠覆、用整个社会资源形成的生态圈,以及过去是大规模制造,现在互联网时代是个性化定制,不仅要按需制造、按需配送,还要按需设计,全流程按需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这颗火种是“供给侧”的前身。在当时还未出现“供给侧”概念时,海尔用自我呐感与变革开始描绘着新的梦想,就是通过互联工厂实现大规模定制。
肇于2012年,海尔便谋划建设数字化互联工厂,通过对传统生产模式的颠覆与升级,以满足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为中心;打造按需设计、按需制造、按需配送的互联工厂体系,使整个制造过程实现高度的柔性,满足个性化定制的需求。
这是海尔打造互联工厂之后青春焕发的第一年。彼时的中国家电业仍然面临血腥的价格战和外资品牌的入侵与围剿。
海尔互联工厂革命对中国乃至全球家电业是一种颠覆。海尔能有话语权吗?由内而外的体系重构似乎有些形单影只。但是,海尔的预见不会改变。在互联工厂这颗火种燎原之下,互联工厂这盘棋下的“平台帝国”和“供给侧”路径愈发清晰。
2012年底,海尔有两个显著的变化。一是进入网络化战略,二是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进入网络化战略阶段,是由平台型团队根据用户需求整合全球一流的设计资源、模块供应商资源等外部资源,满足用户的个性化、碎片化需求。由此带来生产模式的颠覆,即从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的模式转变,这恰恰是“供给侧”的核心。
某种程度上,上述是对2016年海尔再次迈出“供给侧改革”第一步的注解。因为在此之前,海尔在“供给侧”的路上已经狂奔了近5年。
互联工厂过关5年中考互联工厂是海尔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这是“供给侧”最重要的一部分。
海尔过往成功的经验表明,“供给侧”的重点在于打造互联工厂、颠覆传统制造模式。在传统规模制造背景下,产能过剩、高库存、无法了解用户需求等现象,都成为家电业裹足不前的障碍。
海尔用互联工厂开始为传统模式的顽疾做减法。让消费者参与,针对不同需求进行有效整合,借助海尔众创平台,试图寻找一条规模化定制生产模式。这即是商业模式的变革,又是传统制造模式的颠覆。
这种角色的转换考验着执行力和创新力。从以企业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从提出需求到有效供给,支撑海尔的是“硬件、网器、生态圈”这三个关键词。
基于“供给侧”思路,透明化、可视化和定制化是海尔制造模式由硬件定制转为生活场景按需定制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
基于互联工厂的“供给侧”实验,到底给海尔带来了什么?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交货周期缩短50%以上、全流程运营成本下降20%、产品不良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升50%以上。这样的业绩,足以让海尔顺利度过互联工厂的5年中考。
从5年前的被质疑到5年后的惊叹,互联工厂之下的“供给侧”让海尔读懂了互联网时代的新世界。了解消费者,改造自己,用“供给侧”打造新模式,这是海尔用家国天下的情怀改变着行业,试图以先驱者的姿态,为中国家电业寻找到新的未来。
零库存下即需即供、链接全球资源为用户提供服务,这是一场没有尖叫的转型试验。走在了“供给侧”的海尔,尽管获得了成功,但互联工厂的梦想还在延续,“供给侧”试验正在向深度蔓延。
“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能不能创造有效供给,但是创造有效供给并不是和技术划等号。技术是不是先进,不是由企业定义的,而是由用户定义的,用户需要就是先进的,用户不需要就是不先进的。”这是海尔对“供给侧改革”做出的解释。
这一天,距离“供给侧改革”整整5周年时间。迈过第一个5年中考的海尔,接下来的“供给侧改革”该如何迈向深水区?这是一个只能由时间来回答的问题。而3月10日在上海,海尔互联工厂又会通过怎样的创新诠释“供给侧改革”的新实践,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