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曾经的老工业基地,在经历过繁荣走向衰落之后,如今只剩下废弃的机器,这种现象被称为“铁锈地带”。智能制造时代,越来越多的人认为:“铁锈地带”不该是老工业基地的最终宿命,实现转型升级,依旧可以实现以往的繁荣。
翻越破墙、篱笆和铁道,探秘长满野草的废旧工厂,置身其中感受独立于世外的孤独……这样的趣味,怕是很多人在成年之后再未享受过,而一些城市探险群体正乐此不疲地奔走于各地,一窥别样的历史。
诗意背后往往是骨感的现实,这些经历繁荣而后走向衰落的老工业基地,就像被废弃而锈蚀的机器设备一样,被称为“铁锈地带”。在世界范围内,典型的“铁锈地带”包括了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一些州,这些地方兴起于19世纪初的大规模城市化,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成为重要制造业带。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受困于国内外同行业双重挤压和新技术产业的兴起,这些地方因大规模衰退而衍化为“铁锈地带”。而后,在转型的过程中,又经历了成功或失败。美国的成功例子有匹兹堡,失败的例子是底特律。
不久前,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建议,中国可借鉴美国“铁锈地带”城市查塔努加或匹兹堡的成功经验,从自上而下的重工业增长模式转为自下而上的以服务业为中心的增长模式。
当然,尽管美国“铁锈地带”的复兴可以归功于成功转型,但未必就是通用经验。伯南克的建议其实有意忽视了美国在特定时期于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
面对传统产业衰退,“铁锈地带”城市成功转型大多依靠引入先进技术,紧密结合了自身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美国历史学家戴维·兰德斯有过一个总结:“国家的进步和财富的增长,首先是体制和文化;其次是钱;但从头看起而且越看越明显的是,决定性因素是知识。”换句话说,“衰退”源于美国“铁锈地带”自身的“踏步不前”,并非宣告了工业的“迟暮”。
实际上,“工业”的概念一直在不断延展,工业界本身也在不断发生变革,合理稳健的产业结构才是应对经济危机的良方。近年来,德国政府宣称将通过“工业4.0”战略来确保其未来工业生产基地的优势地位,这其中就包括了让工业、工业产品和服务的全面交叉渗透,不仅要通过互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生产方式和渠道,而且要追求高质量的工业产品本身。虽然美国在很多行业的理念、经验都值得世界学习,但就像很多德国人打趣道:“对真正的制造业来说,美国远远算不上领先。”美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2014年美国通过的《复兴美国制造业创新法案》,即旨在重新夺回制造业的话语权。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铁锈地带”不该是工业发展的宿命。关键是,能不能在变革中真正实现转型升级,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