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所谓的“互联网改造工业”,并不是简单的指工业4.0对工业化的改造,而是在互联网时代,将企业彻头彻尾,从市场研发到传统企业模式进行一个颠覆。例如,海尔的“互联工厂”。在互联网工业变革的探索中,海尔只能以一个孤独的创业者身份进行自我探索和试炼。
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企业是什么样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第一反应就是BAT,这个观点虽然正确但是并不全面。纵观中国的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依然占据了绝大部分。因此,看互联网时代的中国企业,就一定要看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制造业。而在互联网时代,大工业的发展正经历着把每一个个体变成机器部件的危机时刻,这个时刻里,每一个企业都步入了转型的时代拐点,一场关于全球企业的互联网转型浪潮已经兴起。
寻求颠覆之路的孤独行者
在刚刚闭幕的2015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上,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道:“用互联网改造工业的探索,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现成的模式可以去借鉴。我到美国、欧洲拜访了很多企业以及很多顶尖的管理学者,问他们我们可不可以找到一个学习的对象、模仿的对象?真的没有。”
张瑞敏的话音刚落,便有观众长叹一声,“孤独!”张瑞敏所说的“互联网改造工业”,并不是简单指德国工业4.0和美国先进制造业的工业化改造,而是互联网时代关乎企业从头到脚、从里到外、从研发市场制造部门到传统职能部门彻彻底底的颠覆。的确如此,海尔关于互联网工业变革的探索不能说是后无来者,但至少是前无古人。在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时候,海尔就像走在了一条没有路标的道路上,没有成功的模板可以借鉴,只能以一个孤独求道者的身份不断探索与试错。
谈起企业的互联网转型,就像是品读一本哲学典籍,道理都能读得懂,然而能不能做到却又另当别论。而海尔无疑是一个践行者,对于互联网转型,海尔的态度即是自以为非、不断颠覆。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到全球白电第一品牌,从“激活休克鱼”到构建共创共赢生态圈,海尔对于未来的求索始终如一。已经创业三十一年的海尔并没有因为规模的扩大而失去活力,恰恰相反,如今的海尔正从有围墙的花园转变为生物自演进的生态森林,其活力竟如同一个初创型企业一般生生不息,也难怪在本次大会现场,西门子、通用、联想、华为这些巨头企业纷纷向海尔的探索表示致敬。
而对于互联网转型的感悟,张瑞敏以一句“离开跑步机,融入互联网”表达了自己近十年的变革。在张瑞敏看来,跑步机代表单边市场,互联网代表多边市场;传统经济就好像跑步机,企业每天非常努力,但跑步机上显示一万公里,停下来还在原地。企业融入互联网未必一定成功,若不离开跑步机,则必死无疑。因此,企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变革必须要主动,主动,再主动,一瞬间的慵懒与松懈都可能为企业带来致命的冲击。时代之洪流,顺势者昌,逆势者亡,想要做百年老店,那就必须做时代的企业;否则,即便是柯达这种曾经的巨头企业,也同样会崩塌在时代的河流中。
万物互联之中寻得新生
美国经济趋势基金会主席杰里米·里夫金曾表示,互联网时代给企业带来的危机是巨大的,但并非立刻致命。时代的改变就好像是大自然一般,在一个物种消失前都会给予它们调整自我的时间。如果改变自我的方式行之有效,那么阵痛之后就将迎来新生,否则就注定灭亡。
为了不让自己被时代所湮没并迅速适应新时代消费模式的改变,海尔以“对外搭建U+智慧生活平台,对内布局互联工厂”的模式来应对挑战。具体来说,搭建U+智慧生活平台就是打造智慧家庭,并实现从硬件到网器到生态圈的转变,以最终满足用户个性化智慧需求;互联工厂的目的在于解决高精度和高效率的问题,传统企业是流程串联、企业与用户隔离的,因此即使机器换人后效率高、产量大,但由于找不到用户,只能陷入“跑步机陷阱”,而互联工厂就是要通过与用户和利益攸关各方的广泛互联,实现高精度下的高效率。
以海尔胶州空调互联工厂为例,其通过数字化的形式让用户信息直达工厂,用户定单可以连接到相关的线体、机台,而免去中间层的转达环节。同时,互联工厂的信息化系统每秒钟可采集1.5万条信息,高精度制造设备又能将产品精度提升1000倍,这些模式的运用让互联工厂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又将生产效率提升了45%。
但无论是互联工厂,还是U+智慧生活平台,其核心的内容还是聚焦在了用户的身上。体验经济的到来,让用户成为了互联网市场的主人,企业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市场主导者,而是成为了用户需求的服务者。可以说,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决定了市场的方向,而用户的体验满意度则决定了企业的存亡之路。而海尔对互联工厂与U+智慧生活平台的探索,则始终以创造用户全流程最佳体验为核心,不断彰显用户的价值,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对U+智慧生活平台来说,其通过构建多个用户圈,来实现企业与用户的零距离交互,以此最大化地获取用户信息、需求与反馈,推进自身产品的迭代升级。而对互联工厂来说,则是一次从大规模制造向着大规模定制转型的过程。在互联工厂中,用户自主设计的个性化模块将投入生产,从工厂走出的产品也将更具个性化特征。张瑞敏将海尔互联工厂的路径归结为“从自产自销到产消合一”,而这也像是“自给自足”概念的返璞归真。制造业最早的起源来自于自给自足的生活需求,而如今的互联网工业也应是“自给自足,产消合一”的;只不过这其中的主角发生了变化,过去的自给自足是以自己为中心,而如今则是用户,用户参与设计生产,用户参与产品体验。换句话说,用户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他们使用的正是自己设计的产品。
一群永远在路上的创业家
唐太宗曾问过群臣,创业与守业孰难?他得出的答案是,创业难,守业更难。而张瑞敏对此的看法则是,如果把创业和守业割裂来看就永远没有正确的答案,唯一的出路是只有创业没有守业。张瑞敏在《致创客的一封信》中曾提到,在互联网时代,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CEO,每一个人都应该成为创业家。
创业家与企业家只有一字之差,但其内涵和本质却有天壤之别。企业家还是以企业为中心,而创业家却是以用户为中心;过去企业家以创造完美的产品和服务为使命,而如今创业家以创造用户最佳生活体验为奋斗目标。正因为如此,海尔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人人创客”时代,让员工化身为创客,让他们成为创业家。
鸡蛋从内部打破即是新生,创客的诞生也打破了过去企业员工被驱动、被管控的局面,而让他们成为了自创业、自组织、自驱动的小微团体。我们可以说创客是海尔保持旺盛活力的重要支撑,因为创客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不断为海尔输出着千千万万的创意,这对一个以制造业为主的企业来说,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因为海尔的创客不再是生产车间里千耦其耘中的一个普通劳动者,他们更是一个直接与用户交互的创业者,甚至是一个未来的成功者。
明尼苏达大学卡尔森管理学院教授安德鲁·范德文表示,海尔从员工到创业者的巨大转变,是一个了不起的转变。在目前所知的公司中,没有哪家公司的员工像海尔人这样学习如此之多、转变如此之大。事实上,创客之所以能够让海尔生生不息,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缘于为用户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案。雷神游戏笔记本、智慧烤箱、手持洗衣机,回过头再看这些创客,他们无一不是坚守着创业热情,持续实现着用户价值,而后让自己日渐茁壮。
破一微尘出大千经卷。边破边立的海尔或许正在开启一个时代的大门,持续颠覆的海尔或许正是中国互联网工业未来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