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过去,中国因为用工成本低,而得到外企的青睐。现在,用工成本上涨,则催热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智能工厂的不断推广,也加快了企业机器换人的进程。
“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制造技术=制造业革命。”美国奇点大学教授沃德瓦的观点,成为“再工业化”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普遍共识:通过发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装备,重获制造业优势。
拥有厚实制造业基础和强大科研实力的襄阳,要在产业升级中再显制造业优势,机器人产业亟待重塑竞争力。
用工成本上扬催热机器人产业
近年来,“用工荒”、“高成本”等因素交织叠加在一起,凸显了当前中小企业的生存困境,同时也“倒逼”有潜质、有能力的企业在转型升级的阵痛中寻找新出路。在用工成本大幅上涨的背景下,使用机器比使用人工效率更高、成本更低,而且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
近两年,国内各省、市设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均有所上调。而我国制造业企业大多属于加工贸易型企业,产品附加值低,毛利率不高,人力成本大幅上升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成本倒逼制造商向智能、高效模式转型。
据襄阳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随着我国“人口红利”的消失,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逐渐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信息等高端领域向普通加工制造企业延伸。例如,我国自动化立体仓库每年将新增40-60座,与之对应的用于物流、搬运的移动机器人市场也将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有关行业专家预计,未来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过30%。
有统计显示,我国制造业的工资水平以每年10—20%的速度增长,而机器人价格却以每年4%的速度下降。一台用于焊接的机器人,2009年每台售价29万元,今年降到24万元,性价比优势逐渐体现。产业结构调整、人力成本上升和国家政策支持助推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入快速成长期。
襄阳市大批企业涉足机器人产业
川崎机器人不停变换角度,流水线上的一件件汽车仪表塑料件数秒钟之内就被喷上了乌黑发亮的漆;传送带上是一块块汽车塑料件,机械手伸出“手指”将其稳稳夹住,再将其准确地放进货物箱里……这是记者近日在湖北宏锦汽车内饰股份有限公司采访时看到的一幕幕神奇景象。
“湖北宏锦2014年产值达到1亿元,今年第一季度产值就突破3000万元,2015年总产值有望突破1.3亿元。”公司董事长归建文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湖北宏锦是一家以研发、制造及销售汽车内饰件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外资品牌乘用车制造商对产品制造流程、质量、产品价格要求极为苛刻。为提高企业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湖北宏锦于去年初投资200多万元,从日本川崎机器人公司、中日龙引进一批工业机器人从事自动化生产和流水作业。
公司注塑车间主管告诉记者,以往注塑车间一条生产线就需要20多名工人,自从装备工业机器人后,一条生产线只需要两名质检工人检查产品质量。引进工业机器人不仅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难、用工贵,而且帮助企业实现了生产模式变革,助推企业从“人工生产”转向“智能化生产”,实现敏捷制造和柔性制造。
目前,襄阳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引进工业机器人,取代简单人工劳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带动了我市机器人产业发展。中日龙、龙思达精密机械、铁人自动化等我市多家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脱颖而出。
“在制造业领域,工业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的深度与广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制造业工业机器人的需求量大幅提升。”6月3日,中日龙(襄阳)机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炼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道。
王炼说,襄阳目前拥有中日龙、龙思达精密机械、铁人自动化等多家生产工业机器人的企业。由于在机械、电子、数控等方面实力雄厚,机加、焊接、钣金、涂装等领域技术领先,我市一批企业已经计划进军自动上下料机器人、码垛机器人、家用智能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等细分领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王炼呼吁,加快襄阳市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建设,规范产业发展秩序,通过政策引导与激励,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围绕市场和产业发展需求,依托自身技术特点,充分利用和整合现有资源,支持和引导制造企业、研发机构和应用单位合作攻关。通过技术联盟,引导全省工业机器人产业向襄阳集聚,吸引全省工业机器人研发资源,整合全市机器人生产能力,形成政、产、学、研、用的产业链模式,做大做强工业机器人产业。积极组织工业机器人重点示范推广和对接活动,并制订资金奖励政策。搭建行业企业与相关服务机构、行业组织的对接平台,积极探索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商业化推广和应用模式。
打造具有“襄阳芯”的机器人
抓取10公斤重的铁块,不断重复着拿起、移位、放下、再拿起。在位于佳海工业园的湖北铁人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一台工业机器人正在接受测试,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其实蕴藏着很高的科技含量。6月3日,记者前往湖北铁人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探秘具有“襄阳芯”的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与3D打印技术被称为“新一轮工业革命领跑者”。工业机器人主要由机械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控制系统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发送机器人的动作指令。我国目前虽有不少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但核心控制多采用或购买国外技术,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工业机器人企业屈指可数。
湖北铁人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谢远伟说,铁人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是企业和武汉某高校联合研发,拥有独立自主的知识产权,不仅可实现工业机器人“襄阳造”,而且用的是“襄阳芯”,全国同类企业也才两三家。
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非常广,塑胶、机械制造等工业领域均可使用,主要运用在抓取、搬运、焊接等工序,尤其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可完全替代人工劳动。在一台正测试的5轴直角机器人前,谢远伟介绍,工业机器人的臂长、抓取力度,可根据企业需求调整,完成动作的复杂程度由机器人的轴来决定,轴数越多,其完成的动作就越复杂。此次开工生产的8轴联动机器人,可一次性完成200多个动作,完成一个抓取动作最快0.5秒,一台工业机器人最多可以抵得上五六个人的工作量,不需要三班倒。
铁人机器人最高精度可达0.01毫米,比一根头发丝还要细。如果设定好程序,完成穿针引线这种精细活对它来说也是易如反掌。此次铁人机器人项目建成后,将具备年产15000台工业机器人、5000套夹具、5000台(套)电气设备生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