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工业4.0是德国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推出的经济发展战略。德国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机械制造业必然是国家的经济支柱。德国因为国土面积小、人口少、老龄化严重等各种原因,阻碍了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4.0的推出,将为德国经济带来多少价值呢?
德国推出“工业4.0”其实也是基于本国的产业结构。德国是一个以机械行业为支柱的制造业大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人口也相对较少,只有8000万人。所以只有向国外出口高附加值产品,在国外生产,才能使国家富强。而且德国90%为员工不到500人的中小企业。中小企业不断的技术创新,主要通过企业间交易,在固定的零部件和机床领域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如果某些企业缺少德国中小企业的产品供货,自身的生产制造将会停滞,所以一般很容易接受中小企业的产品议价。为此,中小企业能够避免激烈的价格竞争。
德国“工业4.0”有效地对本国中小企业进行了保护和扶持。作为高福利国家,德国由于纳税和社会保险较高,人工成本也相对较高。为此,德国企业专注于价格竞争危险系数较低,附加值较高的领域,才获得了成功。相反,在手机、电视、纺织产品等价格竞争激烈的领域,中小企业恐怕将难以生存。而中小企业相对于西门子那样的大企业来说缺乏资本实力。实现“工业4.0”需要巨额的软件开发投入,由于,中小企业自己开发将是非常困难的。所以,由政府牵头,制造业的主要社会团体共同推进“工业4.0”的标准化,缺乏自主开发软件能力的中小企业就也能享受技术上的扶持。相反,中小企业如果工厂信息化落后,也将致使本国经济主要贡献者的弱化。
德国信息产业、电信和新媒体协会(BITKOM)对德国“工业4.0”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BITKOM的预测数据显示,相对于2013年,德国经济增加值将保持1.74%的年增长率,到2025年有望高达787.7亿欧元。其中,化工产业将从400.8亿欧元增至521亿欧元;汽车产业将从740亿欧元增至888亿欧元;机械产业将从767.9亿欧元增至998.3亿欧元;电子产业将从402.7亿欧元增至523.5亿欧元;信息通信技术产业将从936.5亿欧元增至1 077亿欧元(图1)。
资料来源:德国信息产业、电信和新媒体协会[BITKOM](作者改译)
从社会效益来看,德国重视“工业4.0”的另一个原因是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2010年以来经济向好的德国,深深感受到本国技术工人的不足状况。部分厂家通过招收一些经济不景气的西班牙、葡萄牙的工人来增加产量。而且预计德国从业工人到2030年将相对于目前减少600万人。部分德国企业开始营建适合60岁以上工人工作的环境,来确保熟练工种的人数,以解决劳动力不足状况。为此“工业4.0”对于预想到劳动力不足的德国来说,也是一个解决方案。
从生产力发展上来看,自200多年以前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工厂的生产力已经成倍增长。随之增长的还有全球的社会生产总值。工业4.0将远远超过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总和。从蒸汽机到智能化时代出现的新技术是增长的推动力。数十亿人和数百万组织机构连接到工业互联网,以一种以往无法想象的方式在全球进行网络协同制造。
根据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在2012 年11 月发表的研究报告中称,到2025 年,智能工业网络可能实现的效率提升和生产力进步将几乎覆盖每个经济领域,影响“大约一半的全球经济”。而根据德国电子电气制造商协会(ZVEI)的预测),到2020年,“工业4.0”将带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万亿美元(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