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变化之迅速,总令人始料不及。也许你才刚刚翻开《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当你正为其中描绘的自动化工厂而惊叹不已时,你可能没有注意到,在遥远的大洋彼岸,整个工业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优秀的公司正用实际行动告诉你,第三次工业革命早已结束,另一个崭新的时代已经到来!
一股“革新”的力量,正在德国工业界的上空迅速地扩散开来。
在告别机械化、电气化和信息技术之后,德国迎来了工业化的第四个阶段,他们向全球工业界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将物联网及服务引入制造业,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2013年4月,当“工业4.0”的概念第一次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之后,举世哗然。这个世界制造业最发达的国家,再一次以其全新的理念,向全球工业提出了挑战!
我们真的能有更多的改变吗?那些美好的愿景将如何实现?
的确,这个世界在带给人们许多美好憧憬的同时,也带来了太多的未知和疑惑。然而人们总是在这个动荡、无常、复杂、模糊的商业世界寻找前进的力量,正如Staufen(诗道芬)集团海外事务董事总经理、诗道芬亚洲首席执行官Thorsten Amann(图安森)所说:“我们正拥抱一个伟大的时代!”
迎接“工业4.0”
是否该用“第四次工业革命”来定义新的工业时代?
“只有经历了工业革命之后,回顾过去,才能说使用 第四次工业革命 这个词是否合适。”西门子工业业务领域总裁鲁思沃博士的说法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尽管如此,趋势已经明显地表明,与之前的工业革命相比,现在的过程无甚差异。掀起一场全球化的工业革命风潮,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工业4.0”究竟将给人类带来什么?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工业4.0”的基础是分布式自组织式的生产流程与大规模单件生产趋势的日益融合。通俗点儿说,人们在完成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已经完全实现自动化、透明化。在这个基础上,将信息与物体相连,所有机器都进入到一个统一的智能化网络中,它们可以自动调试生产流程、节奏,自动地修复故障,以最具收益的方式制造产品。
除了可以在“智能工厂”实现“智能生产”以外,“工业4.0”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则在于,其智能辅助系统可以把工人从单调、程序化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其能够将精力集中在创新和增值业务上。从长远来看,灵活的工作组织形式使工人们能够更好地整合自己的工作、私人生活和职业生涯发展,为工作和生活找到一个更好的平衡点。
如果说商业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的福祉,那么当工业化的水平发展到可以让人更加自由、更大可能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时候,整个社会是不是就进入到了一个理想的状态?很多人都坚信这一天终会到来,并为此积极地付出努力。
2013年年初,一项针对“德国工业4.0战略前景”的调查显示:47%的公司已经积极参与到“工业4.0”的战略中;18%的公司正参与德国“工业4.0”战略的研究工作;而12%的公司声称它们已把该战略付诸实践。
在这些付诸实践的企业中,西门子的电子车间无疑是其中的典型代表。Simatic控制设备的生产和全球分销全部由智能机器控制,这一流程每年都涉及5万余种产品约16亿个部件,复杂性远远超出了传统工厂的能力范围。为此,西门子建立了一个紧密结合的技术网络,这些技术相互整合,共同组成了一个更智能、更高效的整体,使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不超过15件,生产线的可靠性达到99%,追溯性更是高达100%!
当近80%的公司都在积极迎接“工业4.0”时代的时候,整个国家的产业形态也随之改变。值得一提的是,在“工业4.0”的发展中,德国政府给予了2亿欧元的财政支持,显然,它们已经把发展“工业4.0”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
然而,德国并不是唯一一个探索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国家。早在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签署《制造促进法案》时,就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也就是后人常说的“制造业回归”。但它们并非简单的回归,飞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数字制造将重新构筑制造业的竞争局面,这些技术不仅将让制造业更具创造力、更加本地化和个性化,还会降低成本。
特斯拉的例子较为典型,它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与“工业4.0”的理念不谋而合。被誉为“汽车界的苹果”的特斯拉,它对自己的核心定位不是电动车,而是一个大型可移动的智能终端,具有全新的人机交互方式,通过互联网终端把汽车做成了一个包含硬件、软件、内容和服务的体验工具。它的成功不仅仅是电池技术的突破,更得益于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了汽车制造。
可见,“工业4.0”已经演化为全球化的趋势,颠覆性的创造力,带给人们极大的想象空间。就像美国自动缝纫机技术公司所说的那样:“别看美国每年从中国、越南等国家进口大约1000亿美元的服装和缝制品,我们研制的自动技术,看起来能使剪裁和缝纫的成本低于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