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弧闪光是电弧故障所致,故障使周围空气过热膨胀,在电气外壳内产生压力波。这种电弧等离子体会使接触到的一切物体汽化,例如铜、绝缘材料、螺栓甚至是钢制外壳。大量的热量和能量波会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包括严重烧伤、强声波导致的听力损伤、碎片穿透伤害以及高强度闪光引起的视力损伤。
抗电弧设备有助于保护使用带电设备或在带电设备附近工作的员工。IEEE规范设立了防护设备标准,以及针对抗电弧的“限制接近范围”。诸如这些指导原则中包含的技术规范可以帮助企业选择适当等级、具有相应保护级别的设备。
抗电弧设备和可操作性
抗电弧设备是专为控制与内部弧闪有关的动力元件而设计的电气设备。这种设备的等级取决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控制这些元件,或者防止严重人身伤害或危害蔓延的能力。通常而言,只有在所有设备门均关闭并锁定时保护才能生效,制造商必须通过测试设备来验证保护级别。
弧闪安全基础措施必须对所有人员均适用,无论是否通过电气认证。为满足IEEE C37.20.7抗电弧标准,在弧光事故期间,设备的所有门和盖都必须保持关闭。设备不能弹出任何零件,电弧也不能将测试结构表面烧出任何孔洞。在整个测试周期中,接地连接必须始终保持有效。
根据IEEE C37.20.7的定义,抗电弧可操作性级别分为三类。类型1设备仅能保护人员免受设备正面电弧产物的伤害。此类设备在保护区域之外不提供任何保护,而且所有门都必须关闭并锁定。
类型2设备可保护人员免受设备正面、侧面和背面的电弧动态元件的伤害。设备门也必须关闭并锁定。第 3类保护级别,即类型2B,可防止人员免受设备正面、侧面和背面电弧产物的伤害,即使在低压控制隔间门开启时也能提供保护。
可选等级与选型原则
设备能否抗电弧取决于施加的电压、电源阻抗和电弧事件的持续时间。电弧的持续时间可以及时或依靠特定的上游保护装置来确定。
应严格按照熄灭电弧的最长时间来确定持续时间等级。该等级与其它保护装置无关。装置限制等级使用经测试的保护装置来限制电弧故障的持续时间。在装置限制等级中,不会指明具体的持续时间。
如果抗电弧设备已经过持续时间评估,供应商铭牌会包括可操作性类型、验证测试使用的标准或指南以及最大短路电流和持续时间。如果设备拥有装置限制等级,其供应商铭牌会包括可操作性类型、最大短路电流以及经过测试的保护装置列表。
在购买抗电弧设备时,必须考虑系统整体需求,才能正确采购系统真正需要的设备。设备使用时的系统短路电流有助于确定系统的准确等级。操作员也需要考虑系统能承受电弧故障的时间。时间越长,释放的能量就越多,设备所能耐受的内部损坏程度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