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实施10周年之际,今年3月出台的《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2013-2022年)》曾一度引发关注。中国经济时报记者最近走进辽宁沈阳,在解码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成果之余,也深入走访北方重工、沈阳机床(000410,股吧)、沈鼓等重大装备制造企业,试图去探寻其重塑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的成功路径。
改革任重而道远
由于集中了一大批重点装备制造业骨干企业,包括辽宁在内的东北地区至今仍被视为我国主要的装备制造基地,且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
装备制造业作为东北传统优势产业,其成套装备产品研发、制造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重型装备产品在国内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性、战略性产业,重大装备制造业始终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技术水平的重要体现。
以重大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骨干企业,自东北振兴规划实施以来,多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加大装备制造企业改革、改组、改造步伐,推进跨行业、跨地区战略重组。经历过90年代的困境与近十年的改革探索,现如今,一批重大装备产品依然在东北地区持续研制成功并投入市场。
然而,尽管重大装备制造业解决了重大装备产品空心化问题,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但对承担使命的骨干企业而言,其在体制机制创新改革的路上依然任重而道远。
记者在沈阳部分重大装备制造企业发现,企业在技术创新、战略经济安全等方面取得巨大成绩和进步的同时,其管理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仍然面临挑战。
沈鼓集团党委工作部部长佟立臣告诉本报记者,作为沈阳当地的国有企业,鼓风集团必须要承担社会责任解决当地就业,而这势必会带来人员的冗余与管理的困难。“这样一来,除了企业领导和个别干部能认识到企业生存危机,很多人认识不到企业问题。他会觉得我的工资又涨了,我又进步了呀。还是老脑筋老思想,只是满足于简单的每天上班下班。”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一潭死水、没有活力等问题饱受外界诟病。对此,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对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在国企确实不能绝对做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但起码按劳取酬基本形成格局了,我们设立了一套职工竞争办法,增加责任、技术等各项津贴,有效地创新人才管理机制。”
管理问题之外,求是联合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长安林告诉本报记者,国有企业同时面临政策依赖明显、经济结构待调整、市场化程度不高等一系列问题。
有变压器行业业内人士就对记者透露,“政策会给企业一定的便利与优惠,但行业严重依赖于产业政策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一旦政策有所调整,企业将会受到直接影响。”此外,他还透露称企业管理各方面都有待提升。
此外,原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研究员邓旭认为,国内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利润水平低、创新能力弱、缺乏国产品牌等一系列问题。
仍需持续创新
针对上述问题,沈阳国有企业借东北振兴、东搬西建等政策之际,也开始积极推进创新。但不少记者接触的业内人士表示,这种创新并不是短期内就能奏效的,各个层面的创新与调整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苏永强告诉本报记者,“国企这些年的发展进步依托四个方面,一是引进消化自我创新、管理创新、人才体制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他认为,最近十年来进步还是比较大的。“不过对国企而言,不进则死。”
采访过程中记者感受到,不论是沈鼓、沈阳机床,还是北方重工、特变电工(600089,股吧),技术与管理创新都是其振兴过程中的必修课。
苏永强和佟立臣则同时告诉记者,在沈鼓集团他们生产的设备与研发的技术已经打破国际垄断,并超越了国外水平,企业正在围绕重大装备产品由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方向转变。
“企业要做强,真正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自主创新的能力决定企业的实力,自主创新的力度决定企业的前途。”北方重工党委宣传部长刘晓东如是表示。
北方重工早已意识到在改革大潮中,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记者了解到,目前北方重工一家涉及的重大装备制造覆盖了煤矿、隧道工程、装卸、铸锻等领域。“今天不调整产业结构,明天就会被产业结构调整”已经成为北方重工人的顺口溜儿。
从低端到高端调整,从单机向整体调整,从“傻大黑粗”向精细精密调整,从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调整,目前已经成为了沈阳重大装备制造调整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