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刚刚起步的我国储能产业发展存在四个‘缺失’。”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司长李冶在23日举行的储能国际峰会上直言,目前储能产业仍处于早期,在技术、标准、应用示范项目、扶持政策等方面均有不足。
面临四大制约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撑环节,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以及其他储能三大类。
如按照风电和储能5%配比,预计到2020年,仅配套风电的储能将达到750千瓦,意味着每年需增加近80千瓦的储能项目。
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大约有近40个示范项目,而规模在1000千瓦级的项目除了国网主要投资的张北风光储输项目外,就是南方电网投资建设的总容量为10000千瓦的储能项目以及国电集团和风锦州塘坊储能型风电场5000千瓦的储能系统示范项目,但是这些储能项目仅起示范、探索性作用,不具备产业化意义。
李冶认为,中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有四大“缺失”。一是技术缺失,国内仅对电池技术有所研究,对其他载体的研究不够,仅对材料和单一装置有所研究,对系统应用和管理的研究不够,没有或少有针对整个产业的一揽子解决方案,技术路线尚不清晰。二是标准缺失,个别产品有标准,但整个产业的标准化体系尚未建立,更谈不上根据标准对产品进行检测和认证;三是应用示范项目缺失;四是政策缺失,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应用的重要辅助环节,所受重视程度不足,尚没有专门的规划。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专业委员会会长俞振华指出,储能需要的投资巨大,仅以张北风光储输示范项目为例,20000千瓦储能电池的设计投资约为4亿元,而实际投资将超过这一数目,谁来为储能买单成为制约储能产业发展的关键。由于储能技术和经济性问题制约,现阶段电网公司、发电企业和用户均没有动力,因而储能产业的发展前期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支持政策年内难出台
近年来,中国对储能产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国家已经把储能写入了“十二五”规划,并提出要加强储能先进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规划的六大方面中也有三个方面提到了储能应用。
各地陆续出台了一些储能鼓励政策,上海提出聚焦锂电池、钠硫电池和液流电池等领域,支持2-3家发电潜力大的企业发展储能业务;湖南省规划了具体的储能发展目标,重点支持全钒液流电池,明确指出“十二五”期间建设储能变电站500个;另外,河南、湖北、四川也都有各自重点发展的储能方向。
俞振华表示,国内储能产业总体缺乏应用经验积累,目前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正受能源局的委托开展行业调研,预计研究成果出来之后将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一定依据。不过他也指出,由于储能技术众多,仅一个领域的研究至少需要3-6个月,今年将很难有相对实质的政策出台。
针对现有储能产业的发展,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2》提出,针对多种储能技术的基础研发,以建设重点项目为出发点,设立直接资金体系;扩大储能示范,通过示范项目验证储能的实际应用效果,并衡量多种应用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通过政府政策或行政手段,辅以资金支持,促进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鼓励用户侧采用储能技术,促进储能在用电环节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