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12月中旬获悉,相关部门正在试图通过纯碱产业的调整,来为陷入过剩泥潭的化工行业寻找调整出路。
据了解,目前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的《纯碱行业准入条件》(下称《准入条件》)就是纯碱业新的调整措施之一。中国纯碱加工协会秘书长王锡岭认为,《准入条件》是 为了控制纯碱的盲目扩张,控制产能。“按照现在的市场形势,一些新建纯碱产能建成之日,就是死亡之时。”
中国石油与化工协会产业发展部副主任王孝峰对记者表示,“包括纯碱行业在内的一些化工子行业,都在尝试通过提高准入门槛和建立退出机制等方法来抑制过剩的产能。”
过剩的产能
由于产能过剩严重,纯碱行业的生存环境正趋于恶劣。
数据表明,纯碱行业仅2008年新建、扩建项目就达到了11个,新增总产能高达435万吨。同时,2009年和2010年还有两三百万吨已开工建设或已列入计划的纯碱项目将要投产。
王锡岭认为,“这些扩张的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
太平洋证券研究员姚鑫表示,纯碱是基本化工原料,需求增长与GDP增长基本平行。从1999年到2007年我国已经历了8年的快速发展,今后几年将进入平稳发展期。2007年,我国纯碱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36.7%,消费量占33.1%;我国人均消费纯碱12千克,是世界其他国家人均消费量5.89千克的两倍还多;我国单位GDP的纯碱消耗量也大大高于发达国家,亿元人民币GDP耗碱量为63.01吨,是美国相同币值耗碱量6.04吨的10倍以上,这意味着纯碱进一步扩大消费的潜力相当有限。
在承接纯碱产能的需求端,玻璃占比达42%,其他下游还包括化工、电解铝、洗涤剂、医药等。
姚鑫认为,农药、洗涤剂需求平稳,而氧化铝行业新开发的拜耳法新工艺,将改用烧碱作为原料,这有可能减少对纯碱的需求。但由于房地产施工和新开工面积增速较高,2010年有望继续保持,所以玻璃行业是纯碱需求的最大拉动者。但玻璃行业2009年增长的纯碱需求量仅为31.9万吨,与纯碱行业2009年新增的430万吨产能相去甚远。
“由于新建产能的陆续投产,一些老厂的日子很难过,部分企业2009年严重亏损。”王锡岭说。
这正是石化行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此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孙伟善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当前各地对化工行业的投资依然没有降温的迹象。一些地区和企业对产业发展格局、产业发展态势缺乏科学分析,投资增长过快,直接导致部分产品产能出现过剩。
仅煤化工一项,据不完全统计,各地规划中的煤制油项目总规模已高达4000多万吨/年;规划中的甲醇制烯烃项目多达18个,总产能达1410吨/年,还要新建自行配套甲醇产能4230万吨/年。但在产能过剩的同时,一些行业却出现了开工率严重不足的现象。
2008年,全国纯碱产能就已经达到2300万吨,过剩约27.4%;烧碱产能2472万吨,过剩33.4%;聚氯乙烯产能1581万吨,过剩41.2%;黄磷产能200万吨,过剩61.8%;磷肥产能1950万吨,过剩40.6%。另据统计,电石、聚氯乙烯、甲醇的开工率低于70%。
试水调整
事实上,国家相关部门从2005 年起就开始陆续出台控制纯碱产能扩张的规划。
2005年底,国务院公布了《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其中规定100万吨以下氨碱装置和30万吨/年以下联碱装置属于限制发展类。2006年初,发改委发出了《关于加强纯碱工业建设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下属相关部门严控纯碱新增产能。
但这些规划并未能抑制住纯碱业扩产狂潮。
姚鑫认为,由于新规定和通知中的限制条件一般,加上2001到2006年纯碱行业效益较好,客观上这些规定只是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地方小企业产能扩张,更多企业在原有规模上进行扩建改造,新建企业不断涌现,大型企业继续上规模相当庞大的在建项目。
这只是当下石化行业的缩影。
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协会分析指出,今年前10个月,磷肥和复混肥行业投资同比分别增长74.3%和54.4%;涂料颜料行业投资增长36.6%;农药行业增长31.5%;橡胶制品行业增长31.7%。此外,据了解,煤化工、纯碱、氯碱等行业的扩能步伐还在加快。上述情况无疑会给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严重压力,也将使行业的复苏步伐变得迟缓。
此次《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的出台,则是纯碱行业准备大幅度提高门槛以抑制产能持续扩张的新尝试。
姚鑫在其分析报告中指出,本次《征求意见稿》细节上要明显严于2005年的规定。在产能限制方面,氨碱厂设计能力提高了20万吨,联碱厂设计能力提高了30万吨。另外,符合产能要求的项目上对原材料、运输、环保等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
据了解,这份《准入条件》所设置的门槛,将适用于中国境内各类所有制现有、新建、扩建的纯碱企业,不过并没有公布具体的实施时间。
知情人士表示,“《准入条件》意见稿征求意见到12月18日。之后,将组织有关各方开会,综合各方意见后再发布正式的版本。”
王锡岭表示,“准入门槛有总比没有强。是否能够真正抑制产能过剩,还要看各地最终的执行情况。而各地银行是否能收紧信贷支持,也将扮演重要因素。”
“对于准入门槛,老厂没什么意见一些新建的公司则有些不同的意见。它们往往存在侥幸的心理,认为在建的项目利用当前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也具备原料优势,未来能挤垮现在的老厂。”上述人士称。
记者了解到,包括轮胎业在内的其他一些化工子行业也均在着手准入条件等产业政策的制定工作。王孝峰表示,“除了抬高行业门槛,健全相关产业政策,各行业还应当更多采用经济性手段。可以依据相关法律,建立行业能耗、排污和技术等标准,建立机制以引导落后产能的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