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4日,受河南省科技厅委托,河南省信息产业厅和河南省电力公司组织有关专家对许继集团自主研制的6种(系列)新产品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通过听取研制总结和技术总结等报告,审查相关的技术资料,并对产品进行了现场抽测,一致认为:许继研制的六种新产品产品设计合理、技术先进、功能完善、性能稳定,具有自主的知识产权,整体技术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这六种新产品分别是“850系列500kV变电站配套成套保护控制装置、WBH-800A超高压变压器保护装置、WFB-800A微机型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WMH-800A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FCK-800系列微机测控装置、高压线路及其辅助保护装置”。
据了解,许继这次参加鉴定的6种(系列)产品的技术文件、图样完整、正确、统一、清晰;公司的工艺装备、生产设备、测试设备齐全、能够满足批量生产的要求,并全部通过“国家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型式试验,符合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并且经过用户半年以上试运行,性能稳定,运行可靠,反映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为了让自身技术始终走在行业发展的前沿,同时进一步强化市场竞争优势,近两年来,许继集团公司不断加快技术创新步伐,一批技术先进的新产品、新成果脱颖而出,极大地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新产品在电力保护高端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科研处)
附
“850系列500kV变电站配套成套保护控制装置”的主要特点:采用VLD工具标准的基本元件和基本组件,实现保护逻辑开发过程可视化,保护源代码完全由软件机器人自动生成。采用分层、模块化、元件化的设计原则,元件级别、模块级别、总线级别的三级监视点,通过透明化事故分析工具实现事故发生后对故障快速准确定位。高可靠性的软硬件设计,采用多CPU及嵌入式RTOS,输入、输出分开,强电、弱电分开,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完善的自检功能。完备的间隔层监控功能,人性化的操作界面,显示本间隔的主接线图,可直接通过人机界面的主接线图控制开关、刀闸等;大容量记录;可直接上以太网,采用国际通用标准规约IEC60870-5-103/IEC60870-5-104。
“WBH-800A超高压变压器保护装置”的主要特点: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LD可视化技术,实现了保护动作逻辑设计和故障分析的透明化;采用虚拟正弦波励磁涌流识别专利技术,提高了变压器空投故障时差动保护的动作速度和可靠性;采用基于虚拟制动量的TA饱和判别方法,提高了差动保护抗TA饱和能力;采用自适应变特性技术,保证了切除区内严重故障的快速性、轻微故障的灵敏度和复杂故障的识别能力。产品设计合理,原理先进。适用于220kV~1000kV电压等级的变压器。
“WFB-800A微机型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的主要特点: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LD可视化工具,实现了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装置的可视化设计和透明化仿真测试;采用外加20HZ电源注入式自适应判别方案,实现发电机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的灵敏保护动作;采用虚拟制动电流识别方案,实现识别TA饱和,提高抗电流互感器饱和性能;采用虚拟正弦波励磁涌流识别专利技术,提高了变压器空投故障时差动保护的动作速度和可靠性;通过配置增量差动保护,提高了变压器匝间故障及高阻接地故障的灵敏度。产品设计合理,原理先进,适用于1000MW/1000kV及以下各容量、各电压等级的发电机变压器组。
“WMH-800A型微机母线保护装置” 的主要特点: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VLD可视化编程工具、实现了母线保护动作逻辑设计的可视化和故障分析的透明化;采用主接线拓扑结构自动识别技术,通过绘制主接线即可自动实现软件定义,自动获取母线接线结构、特殊元件定义等信息,增强了软件版本的适用性;采用虚拟制动电流判别TA饱和,具有较强的抗TA饱和能力;采用试探法、记忆法修正运行方式字,有效地解决了隔离开关辅助触点接触不良的问题;通过配置大差后备保护,在母线故障时,可延时切除有电流无运行方式的元件,能有效切除充电死区的故障。产品设计合理,原理先进,适用于220kV~1000kV电压等级的母线。
“高压线路及其辅助保护装置”的主要特点:具有动作逻辑可视化、故障分析透明化、工程软件柔性化、工程应用人性化的特点。采用变区域、变算法、多种原理的变特性的设计思想,以保证可靠性的前提下大大提高保护的快速性和灵敏性。采用虚拟制动电流判断TA饱和的方法,提高了差动保护抗TA饱和能力。采用自适应线路模型的瞬时值差动元件,提高了差动元件动作时间。采用双端基于分布参数,不同步数据的高精度测距原理,提高了高阻故障测距精度。通道传输采样值修补功能,利用插值算法修复通道偶尔丢帧或误码引起的坏采样点,提高保护抗通道误码的能力。基于故障类型的零序方向元件,极大提高了纵联零序的灵敏度,并不受弱电强磁的影响。
“FCK-800系列微机测控装置”的主要特点:采用具有专利技术的二次TA动态补偿软件,提高装置的测量精度;采用冗余的软硬件设计技术,保障了装置的高可靠性;完善的自检功能;完备的间隔层监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