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出现的产品,从技术层面讲,主要有以下几种或它们的复合:
1、电容就地补偿及集中补偿装置
优点:简单,对电感镇流器灯具,能低成本有效降低视在电流,减少无功功率,提高电网功率因数,减轻电网负担,降低线损,减小布线线径,从而降低故障率,一定程度上可缓解电力紧张。
缺点:理论上不能节约有功功率,从而对用户来说,不能“节省电费”,只能对感性灯具进行补偿,无法对光源进行照度控制。
结论:电力补偿设备,更多应属电力系统设备,不能作为经济意义上的“”。
2、分档调节电感镇流器:由传统电感镇流器增加绕组派生
优点:对新装灯具,只需配置分档调节镇流器,正常预热后,能自动增加电感量,进一步降低灯电流,从而实现。
缺点:技术含量不高,有机械触点,切换时对部分老化灯容易引起熄灭,对现有灯具的改造成本过高。
结论:技术和概念早已出现,最近有公司将其产品化并在部分路段实施,由于其固有的技术缺点和不可发展性,产品估计难大面积推广。
3、“系统节电器”:由若干压敏电阻,TVS管组成,没有技术含量,很易仿制,主要吸收电网的瞬变电压,有一定的设备保护作用,无节能功能,其节电率和相关概念纯属商业炒作。
优点:需要并联贴身安装(对浪涌电压吸收,吸收元件引线电感不可忽视),作为防雷及保护设备并切实专业设计制造,也许是一个发展方向。作为今后发展的保护部分,值得借鉴和采纳。
缺点:目前市场上的“系统节电器”无任何节电可言,作为“保护器”,其技术设计也不严谨,过长的引线,内部元件布局,对电压浪涌表现出很大的交流阻抗,即使采用纳秒级吸收元件,在实际工程中也不会有动作。对抑制瞬态电压的保护系统,应采用非常规元件,非常规设计,非常规的电路布局。
结论:作为节能设备的保护电路,可以采用,但不能作为技术产品。
4、隔盏亮,半夜灯
优点:在特定路段或场所,可起到作用,电路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改造方便。
缺点:影响正常照明,道路照度不均匀,影响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安全,属日本70年代试验并否定的方案,国内大部分城市和地区仍然沿用并保留这种方法,实际使用很少,“电荒”时有部分城市临时紧急采用。
5、SCR可控硅控制产品
优点:90年代电力电子新技术,体积小,效率高,噪音低,便于智能控制和嵌入控制,输出电压有效值连续可调,在中,节电率可达20%,再高引起灯灭或闪烁,价格适中,比较容易开发,产品有单灯控制和集中控制。
缺点:输出电压严重畸变,有浪涌电压,污染电网,产生干扰,无法满足电磁兼容要求,影响电力调度,同时只能适应感性灯光负载,对目前的多元化照明和国家强制的电容补偿,无法适应日益广泛使用的电子镇流器光源。
结论:与电源环保要求不适应,与市场照明负载不适应,属淘汰产品。
6、电磁自偶变压器固定抽头接触器切换产品
优点:效率比较高,噪音比较低,输出纯正弦电压,适应所有灯光负载。
缺点:体积大且笨重,固定降压,只能在通电前进行分档调节,工作时无法进行电压调节(灯灭),节电率固定,无法智能化和以人为本,照度无法控制,往往是人流量最大的傍晚(用电高峰电压低)亮度最低,而后半夜(用电低谷电压高)无人时反而灯光亮度最大。
结论:属50/60年代技术,也是现在的主流产品,主要用于电力变换。采用传统电磁产品用于节能,实在没办法的选择。
7、电磁自偶变压器抽头SCR切换产品
优点:效率比较高,噪音比较低,输出纯正弦电压,输出电压突变式调节,适应所有灯光负载。
缺点:体积大且笨重,对城市道路照明的HID灯,突变式降压有灯灭现象,电压无法精确控制,由于多SCR开关切换时,有共态导通,或短时开路引起过压,切换时有浪涌电流或浪涌电压,故障率高。
结论:属电磁电子开关技术结合,SCR切换技术难处理或误触发,导致可靠性较低,目前没有成熟产品。
8、电磁自偶变压器无级碳刷切换产品
优点:效率比较高,噪音比较低,输出纯正弦电压,输出电压可连续调节,适应所有灯光负载。
缺点:体积大且笨重,控制用变压器为机械碳刷式,在大电流滑动时,有强烈电火花,寿命短,过多机械部件,故障率高,同时碳刷过渡其间有电流切断现象,容易引起HID等的熄灭。
结论:由于寿命短,市场没有成功的产品。
9、电磁感应变压器电机伺服无级调压产品
优点:输出正弦波,电压连续可调,适应所有灯光负载。
缺点:体积大且笨重,效率低,噪音大,输出电压不便于三相独立调节,无法适应三相严重不平衡负载,有机械部件,寿命短。
结论:主要用于电力稳压,属当今电力稳压主流产品,由于其效率低,自耗大,作为节能目的不适合,机械部件故障率也高,产品推广困难。
10、串联电感降压产品
优点:简单,成本低,可靠。
缺点:体积大且笨重,只能根据固定负载设计,无法采用现代控制技术控制。
结论:技术太落后,产品没有市场。
相关文章: